1、通电系统1.采用PVC线槽或者镀锌线槽,220V/380V电源,双 边1米/2个两位或三位多功能插座
2、龙骨1.采用6分国标水管,
3、工艺卡1.采用A4硬胶套或者用绿色或蓝色亚克力板
4、线体吊轨1.配风批小车,每工位配套1个
5、控制系统电箱1.配电箱1个。按实际要求配置。
装配线柔性功能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和有效利用资金,一般用户都要求一条装配线有通过多种产品功能和新产品的适应功能,有的要求装配线多品种混流生产。要注意多品种混流生产概念以及投入的资产,就要提高装配线柔性功能。从技术层面上看装配线混流生产的调整环节基本上是自动的,装配线轮番生产基本上是快速人工调整。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造了混流线,装配线本身没有问题,但主要由于生产组织方面的种种原因,用户从来没有实际使用过混流装配。在国内也有些厂家引进了国外的带混流生产功能的装配线,该功能也都没有发挥作用。需调整变更装配线工艺参数的设备,对要变化的部分尽量采用数控系统:如各种螺栓扭紧机、涂胶机、锁片压装和各种检查等等,为适应各种产品的变化,在保证生产节拍的条件下,对要变化的装配线部分,尽量采用数控系统。装配线双工位或多工位工作头结构:为满足一台机床可以装配不同产品的要求,而又不可能简单地用调整某个参数去解决时,可采用双工位或多工位工作台(头)结构。装配线压装机:压装机一般都要在压装过程中测量压头的位移和压装力。产品如有变化,一般采用机械快换方式对压头和夹具定位部分进行更换,压头位移和压力参数变化调整比较麻烦,国外采用电伺服压缸,但价格昂贵。
装配线作业中需要估算装配工作头对装配件施加的作用力,以保证配合件正确联接。间隙配合的装配线装配力影响因素有:配合件装配前的相对位置精度、配合件表面的倒棱等边缘状态、表面粗糙等、装配工艺系统的刚度、联接表面的间隙及配合件间的摩擦因数等。计算时根据具体系统环节处理。当配合件轴线平行时,大装配线装配力发生在配合件开始接触阶段,在倒棱处接触,此时影响装配线装配力的主要因素为:装配线装配件的质量,装配件分别与工作头和相配合件的摩擦因数、倒棱的角度值及装配系统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柔顺度等。估算时可以忽略装配线柔顺度,按一般的静力学规律计算工作头对装配件法向的夹紧力和轴向的推动力。当配合件轴线倾斜时,轴向装配推动力将偏心地作用装配件。在开始阶段,配合偶件在到另处以一点相接触,随着装配件向其配合件深入,将发生两点接触。必要时应就一点和两点接触分别计算装配线装配力,取其中较大值。二、装配线防错功能识别是指通过两种以上产品的装配线,对进入装配线的产品进行识别机型,并给装配线带有智能功能的料架发出指令,料架自动切换信号,显示应取的零件,同时对有调整环节的设备发出指令。